每一位教师、每一位家长都有一项重要的工作,即在孩子有了心理问题、困惑甚至危机的时候,要能给予及时、正确、有效的帮助,引导孩子走出来。教师和家长如果忽视孩子的心理问题,或者给予了错误的处理,往往都会加重孩子的心理问题,给孩子造成更大的伤害,甚至会引发长期的心理问题。怎么才是正确、有效的帮助?从根本上讲,教师和家长要有一定的心理学、教育学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从具体的操作上看,语言是人类表达思想和感情的最重要方式,如果教师和家长了解心理疏导语言运用的原则,掌握心理疏导语言运用的策略,那些迫切需要理解、关怀和情感倾诉,处在心理困境和危机状态的孩子,就能朝越来越好的方向发展。
一、对孩子进行心理疏导的语言运用原则
教师和家长发现孩子遇到了心理问题,对话时一定要注意以下原则,有悖于这些原则的做法往往都难以解决孩子的心理问题。
(一)目的性原则
心理疏导中助人者与受助者之间的对话是一个语言实践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的对话不是随意聊天拉家常,而是要有明确的目的。针对经历成长中的适应困难或遭遇危机事件冲击的孩子,心理疏导的目标是帮助他们调节认知偏差,减轻内心冲突,提高问题处理能力,解决困惑烦恼,迈向积极成长。因此,作为助人者的教师和家长应当控制对话的进程和节奏。无论使用陈述性语言提供信息,表达对孩子的真诚理解与共情;还是使用提问和反问,用于收集信息、讨论或面质等,每一句话都要有的放矢。
(二)适度和避免对抗的原则
语言顺应理论认为,对话的过程也是发话人与受话人不断作出各自判断选择的过程。选择既在语言结构层面上发生,也在策略层面上展开,选择的过程是语境和语言选择二者相互顺应的动态过程。在心理疏导过程中,教师和家长需要通过一步步不断转换话题、推动与孩子合作、应对孩子的抗拒来准确领会孩子的问题。心理疏导中语言的运用应当赢得孩子的信任,从而实现疏导的目标;要避免一言不慎引发孩子的抗拒或不满,导致事态恶化。特别是对于一些个性敏感或者处在应激反应的高焦虑状态中的孩子,我们的言辞合适、分寸拿捏尤为重要。
(三)一致性原则
心理疏导过程中,在运用语言信号系统的同时还伴随着非语言的信号,包括目光注视、面部表情、身体状态、声音特性、空间距离、衣着步态等。语言信号和非语言信号应当和谐一致,协同发挥作用。非语言的面部表情和身体姿势等既可以伴随语言内容一起出现,对语言内容作补充、修正;也可以独立传情达意,提供语言不能直接提供的信息。
(四)轮换性原则
在一般对话过程中,对话的参加者在整个过程中要轮流说话,遵循“A-B-A-B-A-B”的秩序,这就是语言研究学者所谓的“话轮转换”。对孩子进行心理疏导时的对话也不例外,教师和家长切忌对孩子长篇大论,展开一言堂式的发言,而是要善于适时将自己转换为听话者,引导和促进孩子成为发言者。孩子的发言既是一种宣泄,同时构建自己的话轮也意味着进行思考,意味着要担负自己的责任,而不是把问题全部推给别人。
二、对孩子进行心理疏导的语言运用策略
在心理疏导过程中,具体该如何去做,这里有一些符合教育心理学的策略,教师和家长可以参考运用。
(一)认真倾听的策略
倾听是指以积极的情感和态度认真耐心地听取对方说话。倾听是心理疏导的第一步。倾听不仅是为了了解情况,明确孩子的问题、原因和程度,也是为了建构信任的关系和氛围,鼓励孩子更加开放自己。倾听实际上是向孩子传达一个信息:“我正在很有兴趣地听着你的叙述,我很关心你并且愿意帮助你。”心理疏导过程中倾听的注意事项主要包括:
1.要全神贯注地听。要消除外在与内在的各种干扰,不仅仅是用耳朵听,更要用心去听。我们要把注意力完全放在对方的身上,不仅要听懂孩子通过语言表达出来的内容,还要善于听出弦外之音,即听出在交谈中省略的没有表达出来的内容,从而抓住主要矛盾去探寻深层的心理症结。
2.给予鼓励性的回应。倾听不是一声不吭、毫无反应地听,适当的参与和回应是必要的。在倾听时既可以通过语言回应,比如用“嗯”“是的”“请继续”等鼓励孩子继续说下去,还可简短地重复孩子所讲的某部分内容,表达对这部分内容的重视或寻求孩子对这部分内容的确认,也可以请孩子对某些内容作更详细的说明,还可以通过微笑、目光的注视、放松并适当前倾的身体姿势、相呼应的点头等非语言的方式回应。
3.可以用温和的方式中断倾听。一般认为,教师和家长在对孩子进行疏导帮助时,随意打断孩子的讲话、转移话题等属于不当的行为,会消减帮助的效果,应尽量避免。但这并不意味着就一定要听任孩子滔滔不绝地讲下去,我们可以用商量、客气的口气来中断倾听。可以说“对不起,我想插句话”“我可以提个问题吗”,用这些智慧的话语中止对方过于重复的倾诉,转移到下个阶段的对话。
(二)共情理解的策略
共情,也称为同感、同理心,是一种感悟别人内心世界的能力。人本主义心理学创始人罗杰斯认为“共情是指咨询员能够正确地了解当事人内在的主观世界,并且能将有意义的讯息传达给当事人”。共情技术后来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被认为是教育者应当具备的核心能力。教师和家长要做到真诚地从孩子的角度出发,设身处地、感同身受去体会孩子的想法与感受,从而促进孩子的自我认同、自我表达、自我探索。
1.共情是动之以情的表达。研究发现,心理疏导中情感成分越多,越是聚焦于此时此地,所谈内容越是个人化,互动越深入,或者说疏导的质量越好。不是说一句“我理解你”,就能让孩子感受到自己被理解。我们要抛开自己的参照标准而进入孩子的参照框架,把自己的心态放到孩子的处境中去体验他们的喜怒哀乐。要“动之以情”,要用充满情感的体贴的话语、亲切的语气以及温和平缓的语调来传达真情。
2.可以进行自我开放的分享。教师和家长可以“现身说法”,将自身与孩子所谈内容有关的个人经验,特别是从挫折磨难中走出来的经历遭遇讲给孩子听,以期拉近与孩子的心理距离,对孩子产生示范作用并获得启示。当然,这种自我开放应比较简洁,适可而止。教师和家长的自我开放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应始终把重点放在孩子身上,借助自我开放来表明自己理解并愿意分担孩子的苦恼,促进其更多的反思与分享。
3.避免讲道理、给建议。共情不是讲道理、说教。对于陷入负面情绪中的孩子,教师和家长一旦开始说教很容易激起孩子的反感,让孩子觉得“你根本不理解我”。共情也不等于给建议。有的教师和家长还没有问清楚情况就给出一堆建议,以便尽快解决问题。如果孩子对这些建议不予理会,教师和家长就会很不高兴,要么否定孩子“怎么这么不识好歹”,要么自我否定“我怎么连这件小事都处理不了”……有的教师和家长继而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又启动了批评指责模式,孩子就会产生抗拒,共情也就不存在了。
(三)巧妙提问的策略
有人把心理疏导称为“提问的技术”,可见提问在心理疏导中的重要性。提问是我们掌握孩子情况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善用或不善用语言的教师的主要差别在于提问的艺术。不当提问可能给孩子带来压力甚至伤害,好的提问则可以启发思维、激活资源和力量。
1.要交替使用不同提问方式。提问方式总体上可以分为开放式提问和封闭式提问。前者通常使用“什么”“如何”“为什么”等词来发问,允许求助者自由发表意见;后者通常使用“是不是”“对不对”“要不要”“有没有”等词,而回答也是“是”“否”式的简单答案。在心理疏导中应把两者结合起来使用,不同时机宜使用不同形式的问句。刚开始建立信赖关系时,既要有封闭式的提问,又要有开放式的提问,其比例要适当;当求助的孩子产生抗拒时,宜用开放式提问,不宜用封闭式提问;当孩子的阻抗心理减轻,愿意表达和宣泄时,应以开放式提问为主;当希望确认某个信息时,宜用封闭式提问。
2.提问要突出重点。无论采用哪种提问方式,都要围绕谈话的主要目的来设问,避免把谈话引到无关紧要的话题上。提问的问题不能太少也不宜太多。提问太少会让孩子怀疑你是否理解了他们,或者会认为你对他们的思想、情感没有足够的重视;提问过多又会使孩子产生厌烦情绪,甚至引起他们的反感和防御。如果密集的提问还没有收集到足够的信息,可以在一段时间后再发问,控制好发问的节奏。
3.要因人而异、巧妙施问。对性格内向、年龄小的孩子,应当亲切、耐心、有序展开询问;对问一答十、打开话匣子停不下来的孩子,则要以简洁具体的语句提问并提醒他们要简洁具体回答;对犹豫不决、闪烁其词以及情绪抵触的孩子,比如有的孩子可能会用沉默甚至十分强硬的态度拒绝回答,这时就不要再开门见山地问了,而是通过迂回的方式提问,从容易回答的问题着手,以缓和气氛,拉近情感,建立信任,让孩子有一个比较从容的思考机会,慢慢转向正题。
(四)积极转化的策略
心理疏导的实质是助人自助,我们一定不要认为孩子很可怜很弱小,不能过度关怀。要相信孩子都是可以改变的,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长处、优点,每个孩子都有巨大的潜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外界的帮助,每个孩子都可以快乐健康成长。要对孩子情感、认知和行为的积极面给予重点关注,善于在困难中看到资源,发掘希望和力量。
1.澄清与核实问题。对孩子陈述中含糊不清、模棱两可或表述不完整之处要适时提出来,以求获得更具体、明确的信息,这个确认的过程也是让孩子有机会进一步审视和剖析自己的过程,客观地看待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以便他们能更清晰地作出决定。常使用的语句如:“我还不太明白,你能不能具体地告诉我……”“根据我的理解,你的意思是不是……”等。
2.做积极解释和积极暗示。要敏感地发现孩子的负面情绪,将孩子陈述中的“总是”“永远”“不能”“没办法”“不可能”等绝对化的否定词语加上具体界定,作出善意、乐观的积极解释和暗示。例如,孩子:“我体育很差。”教师:“你是说你打篮球打得不好?”;孩子:“我从来就没有过好记性。”教师:“你是说你上次考试时英语单词没有记好?”;孩子:“我不知道该怎么做。”教师:“你是说你正在思考可以做些什么,是吗?”等。要引导学生把困难置于时间中,将能力的局限性置于空间中。多肯定、赞扬孩子的优秀品质,引导学生看到挫折和失败是局部的、暂时的,个人能力的不足是可以改变的,从而拓展自信、增强希望。
3.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与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相比较,讨论解决问题的办法以及实施解决问题的行动更为重要。促进孩子探索问题解决的常用语言包括:“你觉得怎样的想法和做法对你最有利,也最有助于解决问题呢”“为了解决问题,你觉得可以做些什么呢”“你认为什么人、什么事能帮助你解决问题”等。我们也可以提出自己的建议,但建议不等于要求更不是命令,建议是给孩子提供参照和资源,选择权与决定权在孩子自己。提出建议的常用语言包括“我觉得可以……,或者也可以……”“如果我遇到这种情况,我会……,不过这只是我的想法,你自己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决定”等。
来源:《人民教育》2023年第23期
文章/图片均为网络转载,如遇侵权请联系告知,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zhihuixinl@126.com。
上一篇:要构建利于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