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李书慧,硕士,实验师。
通讯作者:覃耀文,硕士,助理研究员。
进入21世纪,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数字技术对社会影响愈发深刻。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发展数字教育,大力推进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然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中小学生成长环境不断发生变化,对其心理健康状况产生不小影响。有研究者通过元分析发现,近十年来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呈现恶化趋势。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以提升学生身心素质为目标的特定教育活动,肩负着立德树人、深化素质教育、为学生营造和谐心理氛围的特殊使命。如何利用数字技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更好地服务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提高中小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教育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亟须重视的问题。
一、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现状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引导和支持下,各级各类学校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不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取得了明显进展,但仍存在不足。
第一,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多样性不足。当前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仍是不少学校开展相关教育的主要渠道,且以教师向学生讲授心理学理论、知识为主。由于缺乏统一教材,教师获取、共享相关数字化课程资源的渠道较少,导致课程与信息技术的融合不够,使得课程形式单一、创新不够、缺乏趣味性和感染力,课堂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第二,心理健康教育中家校合作育人效果不理想。家庭和学校是学生接触最为密切的两个环境,家庭与学校的协同合作是心理健康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环节。然而,目前的家校合作中往往存在家长角色意识不清晰、主观能动性差等问题。加上时空限制,沟通不畅、参与程度低等问题也较为突出,家校合作极易流于表面,难以深入,家校合作育人效果不理想。
第三,心理健康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有待提高。一是目前多数学校仍采用纸质档案管理方式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档案进行管理,使得学生心理健康数据、信息采集效率较为低下,存在信息冗余、查找困难、共享性差等问题,不利于高效管理。二是现有的电子管理系统仅具备简单的心理测量和咨询登记等初级功能,功能较为单一,无法为学生提供在线咨询、网上预约、个性化心理知识推送等方便快捷、科学有效、个性化的心理健康服务。
二、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必然
随着《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推进,我国教育信息化快速发展,学校教育信息化基础条件得到极大改善。截至2022年底,全国中小学(含教学点)联网率已达100%,比2012年提高了75个百分点,99。9%的学校出口带宽达到100M以上,超过四分之三的学校实现了无线网络覆盖,99。5%的学校拥有了多媒体教室。这为数字时代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早在2012年,教育部就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中指出,要充分利用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多种途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信息技术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结合的优势明显,首先体现在信息技术不仅能够打破时空壁垒,切实保障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新一代数字技术和可穿戴设备还能通过提供客观、连续和规范的数据,让学生实施自助式心理辅导或帮助教师采取科学的心理干预手段,提高心理辅导的规范性和专业性。其次,通过多媒体、虚拟现实、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创建与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学生特点相匹配的教育场景,能够提供更丰富的教学资源,如实景体验、心理模拟等,实现更丰富多样的情境教学和因材施教,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热情,改善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质量和育人效果。最后,信息技术能够让学校、家长随时随地获取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信息,有利于创设数字化家校共育场景,实现心理健康家校共育的数字化、常态化,提升家校合作效果。总之,信息技术尤其是大数据等数字技术使得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在教学效率、效能方面得到极大提升,让数字技术更好地服务是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必然。
三、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策略
(一)创新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理念
学校管理者和心理健康教师作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推动者,必须紧随时代发展潮流,转变和创新心理健康教育理念,积极构建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化、数字化思维。一是充分认识到教育数字化的重大意义,重视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技术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应用,不断挖掘相关数字资源,利用新一代数字技术不断优化心理健康教育效果。二是大胆探索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数字技术在心理辅导、心理测评中的应用,利用数字技术打破时空限制、虚实界限的优势,扩大心理辅导的覆盖面,降低学生的防御心理,提高心理辅导的效果。三是鼓励教师学习和应用新一代数字技术,提高自身数字素养,积极促进数字技术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努力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翻转教学”,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得到创新发展。
(二)构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平台
2023年,教育部等十七部门印发《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要求进一步健全健康教育、监测预警、咨询服务、干预处置“四位一体”的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体系。因此,构建一个集心理健康测量、心理健康监测、心理健康预警、心理咨询服务于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平台,利用数字技术为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服务,是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
心理健康教育平台采用模块化设计,包含心理咨询、心理百科、心理论坛、个人中心、家校沟通、大数据分析、心理健康档案、异常危情掌控8大模块。其中,心理咨询模块分为心理测量、在线咨询、留言、预约和求助5个小模块,教师、家长和学生均可在该模块接受心理测量、线上心理咨询、预约心理咨询等心理健康服务。心理百科模块分为心理健康知识科普、心理专业书籍、心理专家讲座、心理电影4个小模块,为教师、家长和学生提供了解心理健康知识的平台,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个人中心模块分为我的收藏、我的咨询、我的测量、我的消息、预警提醒5个小模块,前4个对学生、家长、教师开放,预警提醒仅对心理健康教师和相关管理者开放,方便心理健康教师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进行干预。家校沟通模块分为通讯录、育儿咨询、留言3个小模块,通过推送家校协作的主题、细化家校共育的内容、提供育儿咨询服务等方式,创设家校共育的数字化场景,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家校协同。大数据分析、心理健康档案和异常危情掌控3个模块,主要是对心理健康教师和相关管理者开放。大数据分析模块将学生在各平台、校园的行动轨迹及家庭中的基本数据汇总和分析,将结果汇聚至心理健康档案模块,并根据学生心理健康动态,在心理健康教育平台推送个性化心理健康知识。心理健康档案模块主要记录学生个人及其家庭基本信息、心理测评结果、心理咨询、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的基本信息,以及部分大数据分析模块的分析结果。异常危情掌控模块主要是根据大数据分析结果,对一些心理健康状态异常或可能异常的学生进行预警、追踪,为学生开展个性化的心理健康服务。
值得注意的是,心理健康教育平台的监测与预警功能的有效实施,离不开大量数据的积累和分析,只有这样才能准确掌握学生心理健康的状态与发展趋势,实现科学监测和精准预警。也有研究者发现,利用在线学习平台上的留言及评论数据能够对小学生心理特质进行预测。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平台可尝试与网络学习空间等学习平台实现对接,采集大量真实的学生日常行为数据,并通过数据模型的挖掘、分析、处理,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科学性、时效性的决策信息。
(三)建立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库
教育资源是任何教育教学活动都离不开的生产性、基础性资料,对教育发展水平、教育发展形态至关重要。因此,建立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库是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重要策略,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一是通过与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等对接,在心理健康教育平台汇聚、共享心理活动方案、心理辅导案例及心理健康教育个案、心理健康教育数字教材及相关数字资源等,为教师提供丰富的数字化心理健康教育资源。二是鼓励教师运用多媒体或者互联网,制作功能丰富、形式多样、适宜学生、适配教育目标的课件,或是结合学校育人理念和特色研发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并汇聚至心理健康教育平台,不断丰富学校自身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
(四)配套心理健康教育硬件设施
心理辅导室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场所,常常用于开展心理活动课、情景剧、团体辅导等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一般设置心理放松室、团体辅导室等功能区,具有卷入、互动、体验等属性。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教学环境已变成时间属性、空间属性和网络空间叠加的数字化、网络化环境,教学环境变得更为立体化。因此心理健康辅导室的数字化改造,除了改善网络环境、配备多媒体设备等教育信息化基础教学环境外,还要结合心理辅导室的特点和功能,大胆使用物联网、虚拟现实、云计算等技术。通过配备多功能减压舱、智能身心反馈训练系统、智能击打宣泄放松系统、电子沙盘等智能化装备,将线上线下各项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数据汇聚,努力融合线上系统建设和线下硬件配备,将心理辅导室构建成人机协同、技术融合的全新生态环境。
(五)完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机制
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强调保障教育信息化安全,要坚持“谁主管谁负责、谁运维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心理健康教育要实现信息化,就必须遵循这一原则,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平台的运维,增强网络安全意识和防护能力,建立健全网络安全保障机制。尤其是在心理健康教育与数字技术结合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大量的个人信息、心理健康状况等涉及个人隐私的数据,需要不断完善平台技术和管理制度,以确保学生心理健康数据的安全。一方面,要对心理健康教育平台进行严密的技术设计,采用区块链和数据脱敏等技术,对平台数据进行安全存储,同时要严格分离用户私人信息,提高网络安全防护能力,避免信息泄露;另一方面,要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平台的管理制度,规范和优化平台管理,明晰权责,在遵守心理咨询保密和伦理原则的基础上,严格限制涉及隐私的敏感数据的知悉范围,规范相关信息和数据的使用。
四、结语
随着新一代数字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和发展,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数字技术虽能给学生带来便捷、高效、科学的心理健康服务,却无法替代心理健康教师带来积极、适当、有温度的情感反馈和心灵抚慰。此外,必须警惕心理健康数据泄露产生的污名化等次生危害。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如何在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过程中避免技术主导的误区,平衡心理健康教育中技术与人的关系,规避因数据误用和数据泄露导致的危害,让数字技术更好地为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服务,是数字时代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命题。
来源:《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杂志2023年11月第22期
文章/图片均为网络转载,如遇侵权请联系告知,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zhihuixinl@126。com。
上一篇:要构建利于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