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沟通是学校家庭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步骤,不但有助于实现信息共享,全面了解学生真实的心理状态和发展状况,还能有效地预防心理危机事件发生。绝大部分心理危机事件出现的根源是家庭关系不良,特别是对于需要转介到心理专科医院就医的高危学生来说,除了必要的药物治疗,家庭和父母的支持也是重要的社会保障,家校沟通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学生的后续治疗和成长。若学生处于孤立无援,自以为处于无家庭支持的境地,可能加重心理问题,甚至导致心理危机事件发生。所以调动家庭资源,家校联动是预防心理危机发生的关键点。本文通过案例实践来探讨与心理高危学生家庭沟通的困难与应对技巧。
一、遭遇家校沟通困局,“问题家长”浮现,转介就医遇阻
小A是一名高一男生,性格内向敏感,不善表达。在新生入学心理测试筛查中被发现,以随机幸运抽签的理由邀请他到心理辅导室。通过访谈了解到:小A的家庭经济状况较好,爸爸比较大男子主义,妈妈比较柔弱,都是公职人员,家中还有一个三岁的妹妹。小A与父母经常因小事发生矛盾,特别是爸爸,中考失利的打击与亲子关系矛盾的影响导致他的情绪越来越不受控。高中入学后,情绪低落的表现越来越多,经常莫名地想哭泣,有过自杀的想法但不强烈,睡眠质量很差,对什么都没有兴趣,课堂上心不在焉,也不愿与同学打交道。回家只想在房间中躲起来,不愿意和家人交流。根据小A的现状评估,他已有抑郁症状。学校立即启动危机干预流程,邀请父母双方一起来校,希望通过家校合力帮助学生。
小A妈妈如约前来,爸爸因为临时出差缺席。在与家长会谈的过程中,心理老师和班主任向家长介绍小A出现的各种状况,说明了评估的结果,科普了抑郁表现的知识,强调了可能导致的影响与危害,希望家长一定要高度重视。小A妈妈反馈,最近也发现小A有类似的异常表现,但孩子爸爸认为,儿子种种表现表明他的软弱、矫情和不够坚强,经常批评孩子,父子关系因此也越来越差。在听取了心理老师的转介建议后,小A妈妈在告知书上签名确认,并承诺周末带小A去医院,同时向班主任反馈医生诊断结果,以便学校和心理老师后续制定并开展针对性的跟踪辅导工作。
但周末返校后,小A并没按时到心理辅导室,家长也没任何反馈。心理老师及时联系学生了解情况,原来问题出在小A爸爸上。妈妈确实带孩子去了医院,小A被诊断为抑郁发作,需要服药治疗,医生要求每周定时复诊。但小A爸爸强烈反对孩子吃药,认为“神经病”才吃药。他认为小A是装出来的,并因此教训了孩子,扬言就算小A死了他也不会伤心难过。并叮嘱小A妈妈不要告诉学校,怕学校开除他,怕同学知道后会嘲笑他。同时还怀疑小A是撞邪了,请了神婆,希望趋吉避凶。还通过自学帮小A针灸、艾灸,把小A的脚烫出两个大水泡……小A虽然愿意配合医生的治疗,无奈得不到父母的理解和支持。他尝试说服家长,但改变不了家长的看法,这一切使他更加痛苦甚至感到绝望,从而产生更加强烈的自杀意念。
像小A爸爸这样的“问题”家长,我们在学校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遇到过不少,他们会耽误学生及时就医,导致学生的心理问题恶化,使得家校沟通困难重重。这类“问题”家长对于精神卫生常识匮乏,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淡薄。他们认为孩子只是心情不好,不是疾病,学校老师小题大做;他们讳疾忌医,不愿正视孩子的心理问题,认为去看精神专科很丢脸,对心理疾病有强烈的“病耻感”;也有的家长担忧孩子因病被学校特殊对待,被人歧视,向学校隐瞒病情,学校无法及时帮助学生;本地家长多数认为是药三分毒,担心药物副作用影响孩子的身体发育,不按医嘱规范治疗,反而相信迷信行为,由此耽误孩子的病情。
事实上,学生心理危机状况的形成、发展与改善与父母的态度有很大的关系。有研究表明,个体情绪失调和自伤行为受亲子关系的直接影响,青少年自伤行为的发生与亲子依恋的质量成反比,缓和并改善亲子关系对于防控青少年的自伤行为有重要意义。因此亲子关系可能是孩子心理问题的成因,也有可能是帮助孩子度过心理困境的重要资源。
二、调整家校沟通策略,积极为家长赋能,构建家校正向结盟模式
根据高危学生一人一案要求,针对小A的家庭情况,学校成立了专门的小A心理危机干预小组,成员由校级行政领导和班主任、心理老师组成。通过调整沟通策略,希望通过发现家庭积极资源唤起家长的力量。我们再次邀请小A的父母双方到校,一起帮助孩子走出心理困境。
(一)倾听顾虑,理解共情,情感交流为先
首先,主动询问,认真倾听家长的想法和担忧,共情理解家长。这是家校沟通的基础。其次,肯定家长的付出,在交谈中不断捕捉家长为孩子有付出的具体事例,点赞家长的付出。多表达对家长的理解,安抚家长焦虑紧张的心情,这样他们才会放下防御,愿意和学校结成同盟,共同帮助孩子。
通过会谈,了解到小A的爸爸是非常关爱孩子的,也在想方设法帮助孩子。可惜他在表达时习惯用刺激性的负面语言,没有沟通技巧,导致亲子矛盾不断升级。并且不了解抑郁症的心理知识,对心理专科医院存在刻板印象,担心西药的副作用会对孩子身体有影响,才不同意孩子吃药治疗。
我们表示理解家长的担心,不同意吃药治疗不等于不爱孩子。肯定家长对孩子的付出和关爱,同时用提问技术引导家长辨认出他心中想让孩子更有力量,并积极赋能。告知小A渴望得到父亲的支持与鼓励,是因为父亲在他心中的位置无人代替。特别提醒小A爸爸父亲的言行对孩子的成长影响,让他意识到孩子目前产生的自杀意念除了是生病导致的,还与亲子关系有关。
沟通时要特别注意,我们的语气态度不能高高在上,对家长的行为不批判、不指责。通过共情赋能,成功地与小A爸爸建立良好关系,得到他的认可。小A的爸爸已经意识到,自己的冲动语言刺激了孩子,让孩子误以为失去重要的社会支持,导致心理问题加重。同时也意识到,请神婆确实不科学,不应该向孩子宣传迷信。
(二)澄清家校关系,利用家庭积极资源,增加信任
适当地利用学校领导的权威,向家长传达学校对学生的重视态度,说明我们的目的是希望与家长形成教育合力,帮助学生走出心理困境,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强调每一个孩子都重要是我们学校的理念,学校不会因为学生有心理疾病而对学生另眼相看,也不会要求其退学。强调学校将会在保护小A隐私的前提下开展工作。如班主任会积极关注小A,在日常学习和生活方面多陪伴支持他,与家长保持有效沟通。心理老师将会定期跟踪辅导小A,密切关注服药治疗期间小A在校的心理状态变化。我们将定期与班主任和家长沟通交流小A在校和在家的情况,打消家长的顾虑。
在这次沟通过程中,我们发现小A的妈妈是家庭中的可利用资源,是家校沟通的关键中介。她一直都在努力维持家人之间的正向沟通,也积极配合学校的工作。会谈中我们再次运用赞美肯定技术为妈妈赋能,询问妈妈是如何做到在困境中坚持努力扮演好母亲和妻子的角色,坚持不放弃调整父子关系的。最终一起成功说服小A爸爸,小A爸爸表示愿意听取学校建议。
(三)聚焦解决策略,提供多渠道资源,引导家校正向结盟
当家校建立了良好的信任关系,沟通才是有效的,家长才会采纳学校的建议。当然,因家长的文化背景不一致,提供的建议越具体和易于操作越好。
首先,希望家长正视疾病,遵从医嘱,按时复诊。把专业的心理专科医院推送给家长,提醒家长与医生的沟通技巧,及时向医生反馈服药后的反应和变化,以便医生了解小A最新的情况,合理调整药量。提醒服药初期反应可能较大,注意降低对孩子学习成绩的期望值,多些耐心。特别强调定期与学校沟通,保持与班主任和心理老师的交流反馈,根据学生不同阶段的情况,学校给予学业指导,帮助家长和学生树立解决问题的信心。
其次,向家长科普相关知识。如下载心理疾病、心理健康常识并打印发给家长。利用网络资源了解更多知识,如推荐家长观看相关纪录片如《我们如何对抗抑郁》等,以便家长能更好地理解支持孩子。根据实际情况分析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特点,理解拥有“十分熟”身体、“八分熟”大脑的阶段会出现的行为模式。介绍亲子关系和谐沟通的具体技巧,分享各种易操作的家庭活动项目。引导家长接纳孩子的现状,转变教育方式,让孩子感受到更多的爱,促进亲子关系和谐,调整家庭环境。
最后,与家长分享免费专业心理援助资源,缓解家长因经济压力导致的顾虑。除了医生和学校心理老师外,还可以介绍相关的援助机构,帮助其解决家庭亲子矛盾,如省心理热线12355、12338、12351,市心理援助24小时热线88881111等,提供给家长多种行之有效的方案。
三、干预效果与思考
经过深入的家校沟通交流后,小A的父母开始积极行动起来,转变与孩子沟通的态度和方法,按时陪伴小A到医院就医,并及时把复诊结果和在家情况反馈给学校。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家长与班主任、心理老师保持沟通。学校督促家长坚持陪伴治疗,防止学生的问题出现反复。
在小A服药上学的期间,根据计划我开始了每周一次的心理辅导。跟踪观察学生医院治疗的情况,在陪伴支持小A的同时,帮助他自我觉察。给予他表达的空间,让他梳理情绪。帮助他发现自己的能力,适时引导思维的调整改变。同时及时了解家庭关系的变化。小A反馈,在家的时候爸爸会经常陪伴他下棋运动,能平静地沟通。他现在更愿意和父母交流,在家的时光让他感觉温暖安全。
通过药物治疗配合家校共同的支持,虽然小A的抑郁情绪时有反复,但频率和强度有所下降,自杀意念减弱,最后消除,自伤的冲动出现频率也在减少。干预起效,家校联动将继续坚持……
对心理危机学生的家校沟通,经常需要多次沟通才能有效。我们不断向家长反馈学生的在校情况,强调学生积极的变化,给予家长鼓励和支持,让家长看到希望,才能巩固家校沟通的成果。这也是家庭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
小A的案例提醒我们,面对需要转介的心理危机学生个案时,除了从学校安全角度思考,也要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站在家长的角度考虑,才能有效预防危机事件发生。应调整家校沟通策略,挖掘整合家庭的积极资源,形成家校正向结盟。
来源:《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3年第23期,作者:邵静
文章/图片均为网络转载,如遇侵权请联系告知,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zhihuixinl@126.com。
上一篇:要构建利于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