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平台标杆
咨询热线: 400-100-6716 在线咨询
  • 企业动态
  • 专家寄语
  • 行业资讯
  • 实时新闻
  • 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 在进与退中找到平衡

      每年的9月10日除了是教师节以外,还是一个特殊的日子——“世界预防自杀日”。2024年的9月10日是第22个世界预防自杀日,主题是“改变对自杀的叙述”,呼吁采取行动开始对话。


      自杀可以发生在生命的任何阶段,其中1/6的人口处于青少年时期,15—19岁青少年死亡的第二位原因就是自杀。近年来,我国自杀现象呈低龄化,青少年自杀现象呈上升趋势。《2022年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15—24岁青少年自杀死亡率约为3.53人/10万人。


      青少年作为社会的重要群体,其心理健康状况尤其值得我们高度关注。就此,记者采访了临床心理专家温海就这个问题谈一谈如何预防青少年自杀和非自杀自伤的行为发生。


      温海表示,自己从事临床心理咨询20余年,至今咨询个案小时数超过2万小时,而工作对象70%是青少年,其中自杀、非自杀自伤的来访者占比也较高,自杀风险评估、自杀危机的处理是她们心理咨询工作不可避免的重要议题,同时考虑到个体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叠加影响,对青少年自杀危机的管理和干预是尤为困难的。


      据温海介绍,目前,心理干预自杀和非自杀自伤较为有效的方法有辩证行为疗法,简称DBT,用它来治疗自杀行为。第二个方法是自杀的合作式评估与管理为应对自杀危机个案提供了系统化的有效途径。这个方法是以咨访双方合作为核心治疗理念,强调共情的态度和治疗同盟的重要性。经过30余年的发展,CAMS从临床实践和科学研究成果中不断汲取经验,并获得多项实证研究的支持,日趋成熟完善,广泛应用于北美、欧洲等地的自杀危机干预实务中。


      青少年自伤、自杀风险为何居高不下


      在面对青少年自杀的问题上,首先要思考的是为什么青少年的自伤、自杀风险居高不下?因为青少年正处于一个人格继续发展和完善的阶段,无论孩子生理发展快慢都会引发他们的焦虑和认知的偏差,他们儿童时期认同对象从长辈、师长转向了同辈,再加上同辈中一个一个小团体带来的压力,比如害怕被排挤或是被团体抛弃,引发焦虑和行为失衡,要么讨好忍让,要么成为被欺凌的对象。青春期一方面要依赖、保持和家庭温暖的联系,经济受限于父母,一方面又渴望独立,分化和依恋的矛盾冲突涤荡着内在结构,让青少年处于情绪、行为、认知波动较大的境地。在这样的情况下,在外在刺激下(包括学业压力、人际关系、亲子关系、师生关系、手机问题等)如果长期处于压力之中,很容易引发青少年的极端行为。


      不要让“自杀”成为“心照不宣的秘密”


      那么该如何做呢?


      在咨询工作中,有些青少年会直言不讳告诉咨询师TA的自伤行为和自杀计划,咨询师会倾听、会反问,在什么情况下会自伤,有没有自杀计划,如果有会在什么情况下实施。当咨询师在共情下谈论这个话题时,他们反而会变得更加认真地和咨询师谈论,也就是来访者愿意和咨询师讨论,说明咨询师和来访者的治疗联盟开始建立。这与大家普遍认为直接询问自杀相关的问题,尤其是与易感人群谈论自杀相关的话题,可能会诱发或加重当事人的负性情绪(如抑郁、焦虑、愤怒)、自杀意念和自杀行为正好相反。“自杀”有时候成为了一个“心照不宣的秘密”,很多人认为不谈论、不询问,自杀意念就不会存在,自杀行为就不会发生。但要看到的是,这样的想法可能反而会使得错失早期发现和干预自杀风险的机会。


      在进与退中找到平衡


      在咨询室,咨询师会和青少年讨论当TA发生自伤、自杀行为的时候,TA的父母、家人是什么反应?可能会呈现家人们会格外关注或是脾气变缓和,这就是行为症状获益,也就是说自伤、自杀行为是有功能的。


      咨询师也会去讨论在什么样的情境刺激下会出现自伤行为,假设刺激是某位人的严厉批评和辱骂,那么咨询师会讨论当TA听到严厉批评辱骂的声音时会有什么想法,TA可能会告诉咨询师TA觉得自己很无用,情绪很低落或是很愤怒,躯体很紧张或是很难受,行为就开始自伤。当咨询师带领来访者一起去看自伤行为的微观分析时,咨询师也会带领TA逐渐进行自伤行为管理,比如隔离辱骂声音的刺激,或是有意回避辱骂者,减少刺激,在不能避开时,进行念头管理:“我是一个无用的人,这只是一个念头,我其实并不是。”也可以进行情绪管理,当意识到情绪很高涨时,有意识地觉察身体的反应,把注意力放在紧张的四肢,砰砰跳的心脏上,通过呼吸练习,让身体放松下来,接下来可以去做一个让自己舒服一点的动作,比如喝口水,看一看蓝天白云,或是在纸上涂鸦。当完成这些循环,注意,这个循环需要多次,TA有了自我管理的能力的时候,咨询师开始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技能和表达,最后自洽的面对所处的环境和人际关系。


      温海表示,就像辩证认知行为疗法DBT的治疗核心所描述的,在面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的时候,需要在进与退中找到平衡。找到平衡,是家长的课题,也是青少年们要做的课题。


      专家介绍:温海


      瀛瑞芷兰心理创始人,临床心理专家,心理咨询师培训师,昆明医科大学应用心理专业研究生临床心理指导老师,云南中医药大学特聘心理专家,中华医学会中西医结合心身专委会委员,斯坦福大学认证正念MBSR减压师资,牛津大学正念中心认证MBCT师资,美中心理正念MBSR减压师资,中国艾利克森临床催眠研究院理事,德国催眠协会催眠治疗师,国际催眠学会ISH会员,国际EAP专员。


      来源:云南网


      文章/图片均为网络转载,如遇侵权请联系告知,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zhihuixinl@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