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平台标杆
咨询热线: 400-100-6716 在线咨询
  • 企业动态
  • 专家寄语
  • 行业资讯
  • 实时新闻
  • 提升青少年心理健康筛查与干预水平:代表委员提议这样守护孩子

      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话题,一直是全国两会历年来热议的焦点。


      今年全国两会,“孩子为啥不开心?”——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成了代表委员们调研关注的焦点。不仅如此代表委员们从大模型技术提升青少年心理筛查与干预水平、加强心理健康人才培养、健全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问题干预机制等方面提出许多思考和建议。从预防到排查再到心理人才建设,全链路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


      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中央常委、北京师范大学国家高端智库教育国情调查中心主任张志勇在接受中国少年报·未来网记者采访时表示,“调研中发现孩子们不像以前那样开心了,青少年的快乐童年不该被课业负担、网络虚拟世界里纷繁复杂的不良信息所裹挟,应该到劳动中去,感知真实世界的人际交往。”


      “孩子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之一。”全国人大代表、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接受中国少年报·未来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如今,利用大模型的医学人工智能能力、多模态交互和虚拟人技术对学生进行心理筛查和辅导,已经取得良好试点成效。


      “预”——孩子为啥不开心?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出现了低龄化、普遍化现象


      在参与民进中央《关于构建全方位守护青少年心理健康新格局的提案》的相关调研中,张家勇发现,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发生率和精神障碍患病率不断上升,全方位守护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大格局亟待建立。


      今年两会,张志勇带来了《关于加快健全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问题干预机制的提案》。在调研中,张志勇发现,人工智能时代社会生活方式深刻变革,互联网、移动终端、智能手机更加普及、便捷,学生置身于网络虚拟世界的时间越长,现实生活的沟通交际时间越来越少,物质生活的进步与青少年精神生活的成长不协调。随着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社会生产率不断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物质世界的进步导致青少年的劳动意识、劳动愿望降低,对现实生活的意义感缺失。


      张志勇向未来网记者表示,深刻认识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根源,需要从源头搞清楚中小学生面临怎样的心理健康问题挑战。国家卫健委流行病学此前调查表明,17.5%的儿童青少年有心理和精神障碍。更严重的是,当前我国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出现了低龄化、普遍化和严重化趋势。


      因此,张志勇建议建立青少年心理健康学校教育护航机制。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把青少年身心健康和人格健全作为中小学立德树人的首要目标。一方面,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课程。保护青少年心理健康,最基础、最根本的是,为青少年提供和谐健康的教育生态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环境。充分发挥体育、美育、劳动教育、文化教育的重要作用,把是否全面贯彻落实德育、美育、体育和劳动教育课程要求,作为中小学办学水平评价的“一票否决”的刚性指标。另一方面,要健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各级党委政府要限期为中小学配齐心理健康教师,为县级教研机构配备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员。全面推行全员育人导师制,开齐心理健康教育和生涯规划课程。


      “查”——科技成果转化,利用大模型技术提升青少年心理筛查与干预水平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2年《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年)》统计监测报告显示,小学、中学配备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学校比例分别为33.2%和58.6%,仍有很大缺口,并存在城市与乡村配比不均、生师比过高的问题。


      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刘庆峰建议“以大模型技术提升青少年心理健康筛查与干预水平”,呵护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


      刘庆峰表示,首先是要设立专项攻关项目,加强认知大模型技术在青少年心理问题筛查和干预领域的科学研究,并制定相关标准;其次是要搭建医教互联的青少年心理问题预防、预警、干预的动态追踪管理平台,提升筛查覆盖率、预警准确率、心理辅导覆盖率和干预闭环率;最后可以利用认知大模型辅助提升中小学心理老师的工作能力,提升工作覆盖面和有效性。


      “建”——创新人才建设,加强心理健康人才培养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赵皖平在接受中国少年报·未来网记者采访时表示,2023教体艺〔2023〕1号文件规定高校按师生比例不低于1:4000配备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且每校至少配备2名。中小学每校至少配备1名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很多地方依然达不到这样的标准。


      赵皖平表示,关爱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要从源头入手,提高我国心理健康人才的培养,只有懂心理的人多了,早期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才能被及早发现、干预。


      赵皖平发现当前我国心理健康人才缺口大。近年来,国家将培养的重点倾斜于精神卫生类人才方向,而精神卫生类人才与心理人才,是两个方向。精神科医生不同于心理老师,精神科涉及的是治病环节,且是程度比较严重的疾病问题。


      因此,赵皖平向大会提交了《关于加强心理健康人才培养的建议》。他建议,高校心理学专业要重视应用心理技能教学。心理学是和生活实践紧密联系的学科,也是应用型的学科,应用心理学专业培养的学生仅仅具有理论知识是不够的,还必须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和技能。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是在应用心理学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过程中,围绕培养目标,对学生进行专业意识教育、实践能力培养以及专业技能培训的各种教学、实践环节与教学活动的有序运行体系。需要加强实习期考核,考评要等同于医学学生的实习,建议在心理一线实习10个月以上,主要解决专业技能中两大技能的形成问题,即心理诊断技能、心理咨询与治疗技能的形成。要求学生把学到的专业应用型技能知识由输入到输出,应用型操作技能由模仿到熟练进行,经过不断训练,使心理诊断技能、心理咨询与治疗技能得到不断提高。


      来源:未来网


      文章/图片均为网络转载,如遇侵权请联系告知,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zhihuixinl@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