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平台标杆
咨询热线: 400-100-6716 在线咨询
  • 企业动态
  • 专家寄语
  • 行业资讯
  • 实时新闻
  • 2023亚洲教育论坛,徐凯文等专家谈青少年心理健康3大威胁

      01


      2023年11月12日,2023亚洲教育分论坛——青少年心理健康论坛上,教育学专家、心理学专家、临床医师、公益人士等齐聚一堂,分享身边的案例,探讨青少年心理健康成因,为推进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建言献策。


      中国生命关怀协会社会心理服务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大儒心理创始人徐凯文发表了题为《如何让青少年更加快乐幸福?积极落实学生心理健康的国家战略》的大会主旨报告。


      报告指出:


      当前,青少年抑郁、自杀倾向增多,青少年心理健康现状形势严峻,但前景乐观,社会各方要在用治理雾霾的决心和思想,治理学生成长问题环境;要改变观念,正如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顾明远说的,教育不能讲竞争,要讲互助友爱,共同进步。要纠正错误的教育观,回到立德树人的正确教育观;还要做到考试为更好学习,而非学习只为考试,从而守住孩子的快乐幸福。


      据徐凯文团队调研的数据显示,儿童青少年的自杀事件疫情后均较疫情前有明显增加。叠加学习压力大、内卷现象严重,儿童青少年抑郁、焦虑问题高发,厌学、拒学现象越来越普遍,甚至自伤、放弃生命的行为开始走高。


      而青少年心理问题呈现出一高一低的特点,也就是自杀率增高,自杀者低龄化。


      徐凯文分析,“中考职普分流给初中生及家长带来了极大的压力,青少年的抑郁症筛出率达到了24。6%,儿童青少年心理障碍的时点患病率为17。5%,15—20岁青少年自杀率3。34/10万,这也引发了国家和政府高度重视。”


      根据徐凯文对来自91所高校的2150690名大一新生七年间潜在危机测评数据显示,大一新生心理筛查自杀倾向高危率从2017年的2。59%升至2023年的3。72%。


      徐凯文认为,目前学生教育出现了5大怪现象,也就是孩子们要啥有啥,就是没有快乐;孩子们分数越来越高,学习动力越来越低,创造力越来越差;学习软硬件条件越来越好,学生反而越来越厌学、弃学;父母竭尽所能,父母越努力,亲子关系越差;孩子苦,老师累,家长急,满盘皆输。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健康研究所所长边玉芳教授认为,很多家长对孩子常说的那句“你只需要好好读书,其他什么都不用管”暴露了当前教育存在的问题,“为什么我们今天的孩子不愁吃、不愁穿,物质条件丰富,但依然不快乐、不幸福呢?”


      边玉芳提到,很多孩子周一至周五,满满当当上完一天课,下午放学,吃过晚饭后写作业到晚上10点11点甚至更晚,周末也沉浸在补习班里——“孩子无法活出快乐幸福的模样。”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安定医院儿童精神医学首席专家、中残联副主席郑毅也认为,当前的教育模式会导致青少年儿童出现“社交孤立”状态——现在的孩子全在家学习,接受各种教育,“现在是人人争第一,拿不了第一怎么办?精神就容易崩溃。”


      学校教育评价体系的极端单一化,成败唯有成绩,摒弃立德树人,导致青少年支持自我的力量前所未有的小,而学业压力却前所未有的大。


      除学业压力外,家庭成长环境也影响着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李兰表示,近些年经济社会结构的快速变化和社会转型,某种程度上增大了民众心理压力,给当前家庭环境带来了挑战和变化。


      李兰归纳为五点,家庭规模持续缩小、家庭结构日渐离散、家庭养育负担增大、家庭文化受到冲击、与家庭有关的社会问题不断增加。


      李兰表示:“这些变化直接影响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家庭幸福。”


      亚洲教育北京论坛副秘书长李晓云也指出:“孩子存在的问题几乎全是父母问题,也就是来自家庭教育。”


      徐凯文也表示,“父母爱自己的孩子,但是父母时常做出一些伤害孩子的事情,家长给孩子们创造的成长环境对孩子不友好,比如父母对孩子缺乏陪伴,没有在情绪好时与孩子沟通,这就是负面情况的传递,更何况有部分父母会逼孩子考比别人更高的分数。”


      另一方面是,互联网作为青少年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的失守,成为负面思想、价值观、情绪和极端行为的主要传播途径。


      02


      该如何维护好青少年的精神健康、帮助儿童青少年拨开“心理阴霾”?


      徐凯文在演讲中谈到,目前,针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有五大难题亟待解决:


      一是心理测评有效性低,汇总其他极端事件案例,通过心理测评预测发现的极端个案很少;


      二一线教师,特别是心理老师职业耗竭感普遍,心理教师的培训不足,专业能力,特别是危机干预能力不足;


      三是家校沟通不畅,家长对心理健康的重视,对学校工作的配合不足;


      四是自杀传染风险大,一起自杀个案发生后,会在小区、学校乃至班级里传染,有学校短期内发生3—5起自杀事件;


      五是,国内南方较北方严重,经济发达较经济欠发达地区严重。


      面对这些问题,徐凯文表示:解决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首先要改变1个观念,也就是形成学习不能讲竞争,学习要讲互助友爱的新观念,遵循学生成长成才规律,把解决学生心理问题与解决学生成才发展的实际问题相结合。


      面对心理测评不准确、心理干预不到位及家长焦虑不改善的三大难题,徐凯文认为,心理测评应该走中国道路的本土化心理测评,主动管理和干预潜在危机;建设学校危机干预体系和培养有胜任力的学校危机干预咨询师队伍;面对家长生病,孩子发烧的问题,则必须加强家庭教育,家长教育,改变家长心态和教育观。


      郑毅则指出了完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必要性——让学校心理服务平台、社区心理服务平台、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成长辅导中心、社会化心理健康服务机构以及儿童专科医院共同参与,协同支持,构建强大的保障网络。


      成都市青羊区教育局副局长、四川省特级教师陈杰则表示:“学校不是冰冷的建筑,校园环境、活动设计、课程项目、师生关系、生生关系,都可以让学生更加温暖和快乐,草堂小学(西区)有孩子亲手搭建的温暖小木屋、泡桐树小学有孩子们当主角的草地音乐节;对家庭而言,最重要的是情感的双向奔赴,尤其体现在语言和孩子的互动;对社区而言,成都正在建设暖心驿站,汇聚更多专业人士,提供策略指导,联动各方力量,作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


      亚洲教育北京论坛副秘书长李晓云则重点关注家庭教育问题,她建议家长放下权威,不“以大欺小”对待孩子的教育,准确定位自己的教育职责,用真心、爱心和孩子一同成长和进步,这样才可能为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来源:心榜


      文章/图片均为网络转载,如遇侵权请联系告知,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zhihuixinl@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