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平台标杆
咨询热线: 400-100-6716 在线咨询
  • 企业动态
  • 专家寄语
  • 行业资讯
  • 实时新闻
  • 如何识别孩子的情绪问题

      当下,不少孩子受到精神心理问题困扰,严重者甚至需要住院治疗。儿童青少年门诊一度出现难挂号的现象。“中国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全国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流行率为17.5%。其中,焦虑障碍占4.7%,对立违抗障碍占3.6%,重度抑郁障碍占2.0%,这些都是儿童青少年中流行率最高的精神障碍。

      在17岁以下的儿童青少年中,至少有3000万人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困扰,大部分为抑郁、焦虑,可能伴随自伤、自杀、冲动、暴力等行为问题。从这些数据可见,儿童的心理健康必须引起家长的重视。


      家长责无旁贷


      家庭是孩子社会化的重要场所之一,父母能够为孩子做的,就是先给孩子提供一个温暖的、舒适的家庭氛围,让孩子有一个可以依靠的港湾。不良的家庭因素,比如亲子间缺乏正常的情感交流,父母无法扮演好各自的角色,缺乏权威意识和责任感,家庭教育方式不当,溺爱和一味迁就或过分严格,家庭成员道德水平低,缺乏良好的行为榜样,孩子被粗暴对待或虐待等,不但会造成孩子与父母的疏离,产生敌意,而且可能造成孩子缺乏安全感、低自信、高自尊,产生孤独无助感,使孩子无所适从……


      这种忧郁的心理发展到一定程度,没有得到及时调整和治疗,就会导致情绪障碍的发生,最终导致孩子自卑、退缩、适应社会能力差等。


      很多家长忙于工作和生活琐事,往往只关注孩子的日常生活和学习情况,而忽略他们的内心世界。还有一些家长试图去关注孩子的心理状况,却不知从何入手。


      父母可以关注并且询问孩子所面对的生活,在孩子倾诉的时候,尽量不要打断孩子,尊重孩子的表达,引导孩子说出内心的想法,在这个过程中,试着去感受孩子所承受的压力。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不能够只要求孩子,自己却做不到,应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父母还要不断学习如何正向积极地管教孩子,发挥好家庭教育的作用。这样,孩子就能够从心底相信父母,从内心感受到父母给予的安全感,就能够与父母建立起良好的亲子关系。


      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是孩子所有关系里最亲密的一环。作为孩子的主要养育人和成长见证人,孩子的些许变化,父母或多或少都会有感觉。但是,如何去识别和区分孩子是否存在情绪问题,需要家长具备一些心理健康的知识。当孩子出现各类问题时,父母才能及早地帮助孩子识别情绪,及时疏导,必要时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让孩子在人生之路上越走越平稳,越走越有底气。


      情绪问题有征兆


      孩子出现情绪问题,往往有以下几方面的征兆。


      情绪方面情绪不稳定,低落时会不愿意说话,不搭理人,感觉脑子变慢了,紧张,敏感,哭泣,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过度解读别人或者某件事情,过度看重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无助无望时会有自杀的想法或行为。情绪高涨时会自觉心情好,说话多,不时变换话题,乐于助人,花钱大手大脚。易激惹,非常小的一件事就能引起极大的情绪反应,暴躁,容易发脾气,有暴力冲动行为,如自伤、摔东西。


      躯体方面很多孩子会有躯体化的表现,把情绪问题转化成躯体不适感。这是异常情绪通过躯体不适来表现出来,比如疼痛(全身疼痛、心前区疼痛、腿疼、头疼等),乏力,大汗淋漓,食欲不好,睡眠差,困倦,体重减轻等。很多家长刚开始以为孩子是出现了躯体问题,带着去医院诊治检查后发现没有任何问题,最后会被医生指导去看精神心理科。


      生活事件方面生活、学习环境改变,遭遇家庭变故,如父母离异、主要抚养人重病或去世、妈妈生二孩、搬家、转校等,会导致孩子情感剥离,人际关系及学业压力增加,可能让孩子出现情绪低落与适应困难。


      行为方面外表改变,如突然不关注外貌,变得邋遢,穿衣风格突然变得灰暗,发型变化过大;交际改变,以前特别喜欢交朋友的孩子,突然不愿意去接触他人,喜欢独处;行为异常,如突然把家里或者自己的房间整理干净,突然把自己心爱的东西送人,与朋友话别等。


      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儿童青少年最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是抑郁、焦虑情绪,但抑郁情绪不等于抑郁症,焦虑情绪也不等于焦虑症,可能只是某一阶段的情绪问题,是否达到疾病的状态或诊断标准需要专业人员的进一步问诊和检查。


      家校联动不可少


      除了家庭,校园也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重要的社交场所,老师和同学都是会产生重要影响的角色,尤其是同伴的影响,甚至超过了父母和老师。父母可以鼓励孩子交友,提供合适的机会和时间,帮助孩子认识同龄人,锻炼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获得良好的集体认同感,培养团队精神。


      老师、同学可以多关注青少年在校期间的表现,早期识别出异常,比如流露出胆怯、不安、焦虑、悲伤等情绪;不愿意和他人相处,喜欢独处,不参加集体活动;学习成绩下降,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等。一旦发现异常,学生需要及时告知老师,老师做出一定疏导后,需要及时跟父母联系,家校联动,一起来守护孩子的心理健康。


      来源:健康报


      文章/图片均为网络转载,如遇侵权请联系告知,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zhihuixinl@126.com。